鹊踏枝·秋入蛮蕉风半裂
冯延巳〔五代〕
秋入蛮蕉风半裂,狼籍池塘,雨打疏荷折。绕砌蛩声芳草歇,愁肠学尽丁香结。
回首西南看晚月,孤雁来时,塞管声呜咽。历历前欢无处说,关山何日休离别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萧瑟无情的秋风吹裂了芭蕉叶,池塘凌乱不堪,秋雨打在稀稀疏疏的荷枝上,纷纷折断了枝叶。台阶角落处传来蟋蟀的鸣叫,芳草枯黄衰败,愁苦的心情也模仿丁香花的花苞,欲开不开,令人不爽。
夜晚来临,抬头看那晚月,孤雁南归,塞管声声悠远。以前欢聚的时候历历在目无处诉说,那重重叠叠的关山,什么时候才能没有离别呢。
注释
蛮蕉:芭蕉。
狼藉:非常凌乱。
砌:台阶。
丁香结:丁香的花骨朵,此处比喻人的愁绪。塞管:塞外胡人乐器。用芦管和竹管做成,吹奏声悲切忧伤。关山:泛指关隘和山岳。
冯延巳
冯延巳 (903--960)又名延嗣,字正中,五代广陵(今江苏省扬州市)人。在南唐做过宰相,生活过得很优裕、舒适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,文人的气息很浓,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。宋初《钓矶立谈》评其“学问渊博,文章颖发,辩说纵横”,其词集名《阳春集》。 141篇诗文 124条名句
献衷心·见好花颜色
欧阳炯〔五代〕
见好花颜色,争笑东风,双脸上,晚妆同。闭小楼深阁,春景重重。三五夜,偏有恨,月明中。
情未已,信曾通,满衣犹自染檀红。恨不如双燕,飞舞帘栊。春欲暮,残絮尽,柳条空。
题金楼子后
李煜〔五代〕
梁元帝谓:王仲宣昔在荆州,著书数十篇。荆州坏,尽焚其书,今在者一篇,知名之士咸重之,见虎一毛,不知其斑。后西魏破江陵,帝亦尽焚其书,曰:文武之道,尽今夜矣。何荆州坏焚书二语,先后一辙也。诗以慨之。
牙签万轴裹红绡,王粲书同付火烧。
不于祖龙留面目,遗篇那得到今朝。